天文学进展(天文学进展期刊投稿要求)

05-23 53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天象名称

自然天象的雅称如下: 云:纤维、玉叶、九霄、碧虚、紫络、瑞霭等。 雪:六出、玉龙、玉絮、玉蓉带蕾、玉蛾、玉蝶、玉尘、玉英、玉霓等。 日月:东曦、晓魄、晖晖、曦和、阳景、灵景等。 风:扶摇、双鲤、习习、柔柔缓者、金风、惠风、和风等。

水曜 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都出现在太阳的两侧,距太阳的距离总保持在三十度内。

彗星《天官书》中记有天棓、彗星、天欃、天枪四,那都是具有直而长的彗尾的彗星。有蚩尤之旗,那是尾巴特别弯曲的彗星。有五残星,那是有五条彗尾的彗星,等等。大流星和陨石 有的大流星,由于气流的影响,它的余迹会发生扭曲变化,人目看来就好象蛇行一样,称之为枉矢。

古代天象是指古代对天空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泛称。包括太阳出没、行星运动、日月变化、彗星、流星、流星雨、陨星、日食、月食、激光、新星、超新星、月掩星、太阳黑子等。我国古代天象记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

天文学家李竟的研究成果

“嫦娥一号”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昨日下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天文学家李竟做客“嫦娥探月”系列访谈,详解“远望5号”测量船近日交付使用意味着什么、科学家是如何“遥控”远在地球38万公里之外的“嫦娥一号”等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并表示“远望5号”的投入使用可能是为“嫦娥一号”探月做好准备。

对此,搜狐科学频道联合中国科普博览网邀请到了 中科院著名的天文学家李竞 和 危机干预中心主任王文忠 来到搜狐访谈间,为大家普及天文科普及心理干预方面的知识。

李竞是人名,同名的有天文学家李竞、西南大学副教授李竞。

截至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先后获得了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131项。

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四)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1)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2)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

信步天庭,大放异彩——恒星的演化

行星状星云中心恒星的遗物——碳内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演化下去,而其包层将会逐渐消散,原来隐藏在红巨星大气面纱下的内核变得可见(内核从扩散的气体面纱下出现需要几万年的时间)。内核非常小,在包层喷出形成行星状星云时,内核已经缩小至大约地球大小,甚至比地球还要小。它的质量会在太阳质量的一半左右。

这颗25M⊙的表1 25M⊙恒星演化模型,模型星的燃烧阶段的总寿命为5×106年,而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是氢燃烧阶段,即主星序阶段。从统计角度讲,这表明找到一颗处于主星序阶段的恒星几率要大。这正是观察到的恒星大多数为主序星的基本原因。

一般认为,恒星是由低密度的星际物质凝缩而成的。苏联天文学家阿姆巴楚米扬1955年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恒星是由高密度的星前物质形成的,但他没有说明形成的过程,大多数天文学家不接受这种看法。恒星之初是一团冰冷的气体,对应于光谱光度图的右侧(冷侧)。在自身的引力下,这些气体开始收缩。

天文学进展(天文学进展期刊投稿要求)

天文学进展是EI吗

天文学进展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季刊,期刊创办于1983年。天文学进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天文学进展主要栏目设有:述评、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学术活动。

天文学是国际性较强的学科之一,而天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承办的,专业性质的全国天文学期刊。那么天文学报究竟是属于sci还是ei呢?下面小编来跟大家具体聊一聊天文学报的相关知识吧。

SCI期刊SCI(Science Realth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世界著名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包括数量、原因、化学、农业、林业、医学、生命科学、天文学、地理、环境、材料和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工程指数(EI)发表于1884。

利用SCI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 还被国内外学术界作为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

太阳黑子的发现是什么?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中国公元前140年前后成书的《淮南子》中记载的:“日中有踆乌。”《汉书·五行志》中对前28年出现的黑子记载则更为详细:“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从汉朝的河平元年,到明朝崇祯年间,大约记载了100多次有明确日期的太阳黑子的活动。

世纪初,美国天文学家海耳研究黑子的磁性,发现磁性由强到弱直至消失的周期恰好是黑子周期的2倍,即22年。人们将这个周期称作磁周期或海耳周期。但也有人对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持续的时间提出异议。

太阳黑子是伽利略发现的。17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第一次使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太阳,发现了太阳黑子。由于太阳光过于强烈,只能选择在阴天或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进行观测。后来,人们发明了太阳观察保护膜,以帮助天文爱好者们更好地观察太阳。

公元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看到了太阳黑子,发现黑子是太阳表面非常普遍的现象。不过,这一观测结果与当时的宗教教义相抵触。从1818年开始才有比较常规的每日黑子观测,从而有比较可靠的黑子资料。

我国是最早发现太阳黑子的国家,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在战国时期及汉代也有不少太阳黑子有关的记载,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载是《汉书·卷二十·五行志下》:“和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和平元年是公元28年。

太阳黑子最早是由中国古人发现的。太阳黑子,又称为太阳色球层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一种暗斑。这种暗斑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表面磁场活动引起的。当磁场强度足够高时,会抑制太阳内部的热量和对流运动,导致该区域的温度下降,从而在太阳表面形成黑色的斑点。太阳黑子的观测和记录有着悠久的历史。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大众生活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