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与历代艺文志)

今天 3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陈垣史源学杂文作者简介

1、陈垣,字援庵,生于1880年,逝世于1971年,广东新会人。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陈垣自幼自学成才,走出一条深广的治学之路。在宗教史、元史和历史文献学等领域,他成果丰硕,深受国内外学者推崇。陈垣在学术上不断探索,贡献巨大。

2、《陈垣史源学杂文》,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陈智超编),中华书局,1980年6月。《陈垣史学论著选》(陈乐素、陈智超编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二集(陈智超编),中华书局,1982年2月。《道家金石略》(陈智超、曾庆瑛校补),文物出版社,1988年6月。

3、《陈垣史源学杂文》是作者结合自身史学研究经历,精心编撰的一套史源学实习课程范本。书中详尽考订了《廿二史札记》、《鲒埼亭集》、《日知录》等史学名著,旨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教授辨析史料、纠正错误的方法与技巧,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4、《陈垣史源学杂文》: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收集了陈垣先生关于历史学与文献学的杂文。《陈垣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于1995年出版。《陈垣来往书信集》:由陈智超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收录了陈垣先生的往来书信。

有关佛教史籍有纲目类佛籍有哪些?

佛教史籍有纲目类佛籍,如明代朱世恩的《佛祖纲目》,清代纪荫的《宗统编年》、徐昌治的《高僧摘要》等。有笔记类佛籍,如唐代《冥报记》、《释门自镜录》,宋代《林间录》、《罗湖野录》,明代《山庵杂录》,清代《现果随录》等。

传记体是佛教史籍最早产生的体裁,晋代就出现了一些专记僧人行状的专传,如季颐的《竺法乘赞传》、王珉的《高座别传》、竺法汰的《安法师传》等,可惜这些早期传记因篇幅较短,很多未能保存下来。传记体佛籍又可分为总传、类传和专传。

《论藏》,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它就是,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ga)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ga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它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佛教史籍中的“经传体”和“灯录体”是佛史独创的体裁。其中经传体佛史专记某一佛经的传习源流。影响较大的有唐代慧禅的《弘赞法华经》、法藏的《华严经传记》、僧祥的《法华经传记》。

全部佛教的经籍,经过整理和编篡后,汇集成一部全书,叫做《大藏经》。大藏经由三藏(经、律、论)十二部组成。

佛经目录是佛教史籍的重要著作,它们不仅反映了各个时期佛经的流传情况,在我国目录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第一部有确凿编纂年代的佛经目录是东晋武帝宁康二年(374)释道安所编的《综理众经目录》,其中所载经典有六十余种,这部目录虽无抄本传世,但对历代影响深远。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与历代艺文志)

基督教与儒学的关系

1、基督教学者赵紫宸、吴雷川、韦卓民等人还选写出版了论述基督教与另文化关系的著作,力图沟通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使二者相融合。

2、沃尔夫在这场演讲中,对儒学与基督教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指出,儒教强调实践与道德,强调人的内在修养,而基督教则更强调信仰与上帝的直接关系。沃尔夫认为,儒教的实践性与道德性,是基督教所缺乏的。因此,他极力赞美儒教,认为儒教可以弥补基督教的不足,对基督教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基督教与明末儒学的交融与碰撞,构成了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独特篇章。16世纪末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尽管历经曲折,但其影响力深远。在近百年间,古今中西的讨论成为中国文化讨论的核心议题。面对传统文化、外来西方文化和中国新文化的问题,社会上存在着三种主要态度:急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慧琳音义附

1、《慧琳音义》与《希麟音义》是陈垣在《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卷四中提及的两部著作。慧琳的书与玄应书同名,其内容是对《开元录》中收录的经文进行音译,采用旧有音译如有可能,否则自创。

2、一般认为“卍”字符之所以读“万”音是武则天于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定的,在宋朝人编的《翻译名义集》卷六中说“主上(武则天)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卍”形符号的写法历来有左向“卍”和右向的“卐”两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提出,应以“卍”为准。

3、卍字的符号,有向右旋——;有向左旋——卍。根据《慧琳音义》第二十一卷、《慧菀音义》,及《华严经》等,总共有十七处说到卍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罗尼集经》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画的卍字相乃是左旋——卍。还有日本奈良的药师寺的药师佛像脚下的卍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数的记载是右旋。

4、比照释教的其它六宝,琉璃应当是一种天然宝石,且极有可能是碧玺。《慧琳音义》卷一:”须弥山南面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天生神物,非是人间炼石做作,烟火所成琉璃也。

5、佛家对檀香更是推崇备至,以至佛寺也常被尊称为“檀林”,“旃檀之林”。佛家习称檀香为“栴檀”,意思是“与乐”,“给人愉悦”。如《慧琳音义》所记:“栴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也。

6、卍是一个符号。释义:吉祥、妙善、和谐永恒,世俗无灭。卍原本不是汉字而是梵文,读作Srivatsalalsana,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这是一种宗教标志,佛教著作中说佛再世生,胸前隐起卍字纹。这种标志旧时译为“吉祥海云相”。在武则天当政时,被正式用作汉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大众生活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